2月5日,由涡阳县文化旅游体育局、义门镇人民政府主办,义门镇文化站承办的《红红火火过大年 欢欢喜喜度元宵》非遗踩街展演活动在义门镇街区举行。亳州市非遗《义门十二花挑》《小车旱船》等精彩表演在义门镇街区举行。

上午10点钟,在义门镇游客中心广场,游人如织,热闹非凡,各类民俗表演争相上演,群众欢欢喜喜庆祝元宵佳节。来自该镇30余名表演者踏着喜庆的鼓点,和着欢快的节拍相继登场。将现场气氛瞬间“引爆”;充满豫南风情的花挑更是让群众大饱眼福……掌声此起彼伏,喝彩声、欢笑声汇成一片。
亳州市非遗《义门十二花挑》是一种民间舞蹈,舞蹈由十二名美女,挑着两头系着花篮的竹花扁担,每组三人,分成四组,寓意一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的道家思想和四季变化;十二美女,意味着一年十二月,二十四个花篮代表着二十四节气。表演时,整个舞蹈变换出双龙戏珠、独龙过江、进四门出四门、铁索扣等队形,风格独特,美轮美奂。
“快看快看!旱船马上就要开始表演了……”作为活动的重头戏,民俗文化“踩街”表演将元宵节氛围持续拉满。旱船游荡泛似舟,欢欢喜喜庆元宵。“参加这次非遗‘踩街’活动,太高兴了,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,让更多的人关注非遗文化,更希望今后的日子像今天一样热热闹闹、红红火火。”非遗传承人刘成民笑着说。
演员精彩的表演,群众看得甚是欢喜。“真没想到在家门口能看到这样的非遗文化‘踩街’表演,真的太精彩了,不仅勾起了我们这代人的记忆,更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气氛,我得赶紧拍下来发给我的朋友们。”市民王璐用镜头记录下了各种精彩瞬间。
“举办民俗文化活动,既能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能提高全镇干群的精气神。”义门镇文化站站长李鸿冰说。十二花挑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,近现代以来,这项民间文化艺术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传承人。义门镇是千年古镇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我们要重视传承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,让这项民间文艺能够得到保护和弘扬,也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荣誉感。(李鸿冰 岳金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