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老子为师的人,越来越多。早年他为弟子讲道主要在家乡相邑(今涡阳)。后来弟子们便请他到谯郡(今亳州市)和鹿鸣(今河南鹿邑)讲学。老子晚年主要活动在这一带。

谯郡的弟子为方便老子讲学,专门修建了一所学堂。学堂建成的那一天,举行了盛大的首讲典礼,几乎所有的弟子都到了。老子这次讲学,主要论述了有和无的关系,道和做人的道理。
老子说:“有和无是相依相存的,没有‘有’亦没有‘无’。‘有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,‘无’是人们所看不到,摸不着的。风箱里面是空无的,但正因为风箱是空无的,拉动风箱,才能吹出风来。屋子里面也是空无的,正因为它空才能住人。车毂(gǔ)中是空的,插进一个轴去,人推车,车轴在车毂中转动,车子才能向前移动。如果车毂是实的,屋子是实的,前者推不动,后者不能住人。如果碗不是空的,它便不能盛饭。所以宇宙间,没有‘无’,亦没有‘有’,可见‘无’的作用是很大的啊!”
关于道,老子说:“道是规律,是法则,是秩序。日月星辰按固定规律去运转,万物生长也都遵循着一定规律,这就是道。道是看不见,听不到,摸不着的,但道是一种自然规律,人们必须遵循它,违背规律,不按规律办事是要吃苦头的。”
关于如何做人,老子说:“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,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”
有弟子问:“不敢为天下先应怎样理解呢?”
老子答道:“我讲的意思是不要侵害他人。其实唯其不敢为天下先,反而能够达到天下先的目的。这都是与‘慈’、‘俭’联系在一起的啊!”
有弟子问:“先生曾说过,‘守柔弱’,这不是懦弱的表现吗?”
老子答道:“你的理解差矣!柔和刚,弱和强是相对的统一,我说的‘守柔弱’,是以柔克刚以弱制强。水看起来是柔弱的,但实际上它是很刚强的,滴水可以穿石,滔滔洪水可以冲破坚实的堤坝。柔弱具有内在生命力,柔弱不是虚弱,不是脆弱,而是柔韧,有一种不断发展、成长的生机,所以必定能战胜强大,你们不是都了解‘物壮则老’的道理吗?……”
有弟子问:“先生讲的无为,有人理解为无所作为,这是否对呢?”
老子笑了笑说:“我想这样理解的人不多吧?我所说的无为,是不强作妄为,按自然规律办事,是‘天之道’的无为。谁要强作妄为,就必然会把天下事搞坏。谁要想霸占天下,必然会失去天下。”
这次讲学,老子系统地传播了他的道家思想观点,对以后道家学派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。(胡智 王大杰)